風水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知識瑰寶,是古代先明智慧的結晶。在古代科技落后,文明不發達的時候,我們的祖先就懂得應用地理環境來讓自己在惡劣的環境中得與生存。懂得選擇山洞來避風擋雨,知道采集樹皮、樹葉和獸皮來御寒,懂得選擇向陽的地方來群居。
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,我國地勢西高東低,龍脈多向東延伸,山河相間,剛好符合了陰陽之道。動靜相宜,山為陰,為靜;水為陽,主動。依山傍水,坐北向南,北高南低,符合自然之理。北高,冬季可以抵御寒冷的冬季風,并且北面的墻體也需要加厚,年代久了,也需要修葺;南面稍低,是要讓陽光進來,陽光可以殺菌,萬物生長靠太陽。負陰抱陽,是我國古代先民的智慧,也符合自然之理。居住地不能沒有水源,水為生命之源,水質也要符合要求,澄凈甘甜為善,渾濁腥臭為惡。同時也要遠離低洼地,以避水患。
山管人丁,水主財。中國人希望和睦和希望發達的心理,希望人丁興旺,財源廣進,衣食無憂,具有樸素的平和的心境。所以講究四靈獸的布局。左青龍,右白虎,前朱雀,后玄武,中勾陳即為太極點,宅或陰宅的中心位置。講究青龍要高,為之青龍要抬頭;白虎位要馴服,要稍低些,因為古人認為白虎主兇,好殺斗,高則主兇險,易傷人,為不善;朱雀要翔舞,要朝向宅有情,不宜高壓,近避,為兇。后要有靠,即玄武要低頭,福佑宅基。講究山環水抱,砂水有情。青龍位又有龍頭,龍爪和龍尾,又有許多講究;白虎位也有虎頭、虎爪和虎尾。要結合周邊環境,總要是合陰陽宅精義為上。
同時,結合先后天
八卦與對應的物理映像,即呼和在天成象,在地成形。對應六親和人事,家庭成員以及身體部位來推斷吉兇。
中國人講究方正為得體,若有方位缺失或突出,則為失和,反映出會有缺陷,為美中不足。這和我們民族的中庸之道,平和之心,方圓有度,正規中矩文化有關。
現代城市聚落發展快捷,城市人居環境中的風水文化布局顯得相當重要,可是許多建筑設計師不是風水師,也追求標新立異,因此出現了許多外觀優美,設計獨特,可是卻不符合風水之道。不能夠是一大缺憾。
總之,好的居住環境符合風水之道,古語,福人得福地,福地福人居。人要懂得適用和改造環境,但要注意適度。地理風水學是地理學,環境學,物理學和五行學等多門科學的綜合科學。需要我們易經研究人員不斷的研究和發掘其中的精華,更好的為人民服務,造福人類。